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信息公开 > 消费提示 > 消费警示

一诺千金,经济生活不失信(预付定金需谨慎)

发布时间:2018-03-14 点击数: 字号: T | T

   近年来,因消费者单方原因不想买车、购房、拍婚纱照等要求退定金或订金遭拒的案例屡见不鲜。2015年以来,12315指挥中心共接到3431件关于“定金”和“订金”的咨询投诉举报,其中有近2000件是关于消费者单方原因要求退定金或订金的消费咨询。如,有消费者拨打12315电话,称其在车行订购一辆汽车,交了1万元定金,回家后家里人对这款车型不满意,消费者要求退定金被车行拒绝,双方协商无果,寻求12315帮助。12315工作人员虽然很愿意帮助消费者,但是在商家没有违约的情况下,无法介入调解。

  消费者单方原因能否要求退“定金”和“订金”?签订合同时,“定金”和“订金”有什么区别?

  所谓定金,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,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,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者订立后履行前,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(不超过20%),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替代物。“定金”是规范的法律概念,是一种担保形式;而“订金”并非法律语言,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,在审判实践中一般被视为预付款。两者的法律效力也是完全不同的;如果买方交付的是“定金”,那么买方违约则定金将被卖方没收,卖方违约则必须向买方双倍返还定金;如果买方交付的是“订金”,当合同不能履行时,除不可抗力外,应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过错承担违约责任。如上述消费者支付定金1万元,后因个人原因返回不想购买该款汽车,则无法邀请商家退还定金。

  泉州市文明办、泉州市工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:在签协议、交付定金、订金前,要注意多方面考察清楚商家的信誉、能力水平;在签订合同、协议书时认真查看条款内容,将商家的额外、口头承诺写进协议保留证据;科学、理性消费,避免盲目、冲动消费,一诺千金,确保经济生活不失信,争做文明诚信公民。

  相关规定:《担保法》第八十九条规定“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。债务人履行债务后,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。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,无权要求返还定金;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,应当双倍返还定金。”